9.17今日收评:哪个指数接下来会更占优——再论中证A500的胜率和赔率

发布时间:2025年9月17日 17:13

下午市场进入横盘震荡,三大指数收盘点位与午盘时相差不多,深创仍强于沪指。如果说过去三个交易日是上周四大阳线后的震荡,那么今天无疑是一次积极的突破,哪怕是还没有离开箱体的沪指也展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。这在港股更为明显,港股三大指数今天都是大涨并创出新高,其中恒生科技迎来久违大阳线。港股处于比较明显的上涨中继,A股这边大概率也不会滞后太多。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A股接下来也继续向上突破,哪个指数可能涨得更多呢?


首先还是得说,在量能可以匹配上8月底9月初的量能前,我们不太看好指数短期能冲高太多,以15年的历史借鉴,放量段后的缩量段短期能冲高到放量段高点的+10%~15%已是不易,那么对应到现在,大约是沪指4280点、深指14150点、创指3280点附近,这已经是比较理想的情况。


其次,从上面角度看,沪指的空间最大。但我们还有三个参照系:一是去年10月8日高点,以今天收盘点位看,沪指较当时上涨了5.5%,深指上涨了11.4%,创指上涨了22%,沪指涨幅明显滞后;二是今年4月初的低点,以今天收盘点位看,沪指较当时上涨了27.5%,深指上涨了45%,创指上涨了79.5%,沪指同样涨幅明显滞后;三是21年的高点,以今天收盘点位看,沪指较当时高了3.9%,而深指低了18.9%,创指低了12%,这里深创两指滞后较多。


对比之下,我们认为用21年作为参考也许最不合理,因为21年本就是一个新能源为主线的结构性小牛市,是深创两指尤其是创业板指的巅峰期,现在新能源刚从底部缓过劲来,直接去对标巅峰并不合适,本轮行情哪怕创指涨不回当年的高点都不能算失败(当然因为多了AI题材,很可能还是会超过当年),同样沪指超越21年那个震荡出的高点也没有太多可以惊讶的;以今年4月高点参考也不是很科学,因为4月之后结构化行情明显,先银行再科技,中间穿插军工、固态电池等偏科技的题材,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是深创占优。相较之下,去年10月高点作为基准也许最合适——大家同时受到宏观政策催化,一周多的时间内完成一轮行情,各板块几乎雨露均沾,这样的高点很能代表资金博弈下一种无意识的均衡。但是,我们不认为沪指相对去年高点涨幅少后面就会涨得多,因为这个推论的前提是假设各大指数最终会相差不多,携手并进,但现实不一定如此,比如21年就是创指远强于沪指,新能源行情结束了就结束了,沪指没有补涨。


最后,我们认为本轮行情的重心还是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重估,因此后续能够得到更多补涨的也许会是低位核心资产,那么对应的指数就不是三大指数,也不是范围有些窄的科创50和北证50,而是中证A50或者中证A500。我们之前提到过,中证A500是相对最能客观反映中国股市21世纪发展的指数,它的三大高点是21年大于15年大于08年,中国股市万年3000点的调侃在这里不成立。而本轮行情则可能打出一个新的历史高点。


说到这里,也许有人会说,这兜兜转转一圈最后是落脚在吹A500吗?A500最后涨得可能还不如AI和机器人。


不错,宽基确实可能涨不过强势板块,但如果综合分析,我们会发现A500是目前环境下为数很少兼具胜率和赔率的品种,如果大盘未来继续上涨,A500大概率不会滞后,很可能涨幅位于三大指数的均值(就如这两天一样);如果大盘进入回调,那么位置相对较低、才刚过60月线没多久的A500也有较强的防御属性。而目前的热门板块,大多已是胜率还可以,赔率却不太够了。


总结下今天的观点:市场出现新一轮突破向上,但我们不认为短期能向上太多;去年10月高点依然是衡量指数相对位置最好的锚点,但沪指不一定会因为现在涨得少后面就涨得多;中证A50和A500比较好的代表了中国核心资产,尤其是A500,更有可能成为接下来补涨的受益者。即便没有补涨,其防御属性也超过大部分宽基指数。

发布时间:2025年9月17日 17:13